阿卡巴深山鍬形蟲 LCA 飼育紀錄-100mm& ♂98mm

阿卡巴深山鍬形蟲 LCA 飼育紀錄-100mm& ♂98mm
阿卡巴深山鍬形蟲 LCA 飼育紀錄-100mm& ♂98mm

介紹

  • 中文:阿卡巴深山鍬形蟲
  • 學名:Lucanus cervus akbesianus
  • 產地:土耳其
  • 親代尺寸:♂60+mm*♀All size
  • 食用耗材:BEVO木屑
  • 羽化尺寸:♂100mm♂98mm

飼育記錄

♂100mm

日期重量容器備註
2021.06.07 
2021.07.24L1500ml塑膠杯
2021.10.18L31000ml塑膠方盒 頭幅14.6mm
2022.01.2037.6g1000ml塑膠方盒 
2022.01.3131.4g1000ml塑膠方盒 耗材測試掉克
2022.03.2737.2g1000ml塑膠方盒 
2022.06.1937.9g1000ml塑膠方盒
2022.09.0838.1g1500圓筒更換黏性版
2022.12.0538.5g1800ml塑膠方盒
2023.04.12化蛹28g(末種72.7%)
2023.06.01羽化100mm
阿卡巴深山鍬形蟲 LCA 飼育紀錄-100mm& ♂98mm

♂98mm

日期重量容器備註
2021.07.29L1500ml塑膠杯
2021.10.27L31000ml塑膠方盒 頭幅14.6mm
2022.01.2032.6g1000ml塑膠方盒 
2022.01.3126.8g1000ml塑膠方盒 耗材測試掉克
2022.03.2732.3g1000ml塑膠方盒 
2022.06.2632.9g1000ml塑膠方盒
2022.09.0831g1500圓筒更換黏性版
2022.02.2529.7g1800ml塑膠方盒
2023.04.28化蛹26g(末種87.5%)
2023.06.09羽化98+mm
阿卡巴深山鍬形蟲 LCA 飼育紀錄-100mm& ♂98mm

幼蟲期空間選擇

由記錄可見,這輪三齡前期均使用1000ml容器,絕大多數人第一時間的疑惑一定是:空間不會太小嗎?此次經驗的答案是會的!在三齡後的第一次更換,也就是2022一月前後那次,記得木屑狀態又粉又爛,三齡前期往往是幼蟲食量最大、成長最迅速的時期,小空間確實應該於不小程度影響到幼蟲生長,因此三齡後第一罐可能須給到1500-1800空間較為恰當。
但當幼蟲上到30g以後食量就會銳減,此時應以緩升與維持為首要目標,較大的空間往往維持穩定的效果較差,幼蟲有較高機率遊走,因此保守作法此時讓幼蟲待在1000ml左右空間,當然有可能犧牲掉中期仍能高速成長的個體,但較易於維持整批幼蟲水平,這中間勢必有所取捨。

蛹室效率問題

因去年測試黏性版木屑,對於造蛹室效率有顯著幫助,於末期嘗試實驗以耗材特性維持最終體重,所以最後一罐給予較大空間驗證效果,但從末重與蛹重關係來看,最後有回到以1000ml催蛹的個體,化蛹保留率遠勝於直接在大空間造蛹室的個體,雖然大空間個體的”末重”量測時間較遠,效率差距仍是顯而易見的。

血統(基因)影響

記錄可見這批幼蟲體重表現都不算高,而實際飼育體重峰值參差不齊,25-38g都有,這是一批親代未經任何篩選的後代,儘管在相對穩定的管理條件下,仍難讓幼蟲有穩定表現。而今年嘗試近似物種Lcj,挑選大型血統後代幼蟲表現整齊非常,36-40g皆為常態,血統與非血統的差異感受極為強烈。但運氣較好的是,此次成蟲牙型表現多是直直向前的個體,於體長上佔了不少優勢。

標準版與黏性版使用時機

對於Lca耗材版本選擇問題,標準版或是兩版1:1混和於前期曾重而言都非常適合,中後期可依自身操作條件漸增適當比例,而末期催蛹則建議以黏性版搭配小空間處理,時機抓準、黏性版、小空間,三項條件均達成能發揮催蛹最佳效益,如擔心最後催蛹時機擔心拿捏不準確,也能以分層方式處理,催蛹較講究經驗與時機,我們提供記錄參考,還需要大家依自身條件發展出最適合自己的一套模式囉!

訂閱電子報

填寫你的資訊以獲得最新的甲蟲新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