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我幫小朋友買了一對獨角仙,但不知道該怎麼養,該怎麼辦?😵😵”
“在市集偶然看到鍬形蟲這種帥氣的動物,但因為擔心不會照顧,所以一直不敢下手……”
“平常工作很忙,但又想體驗養動物的樂趣,我適合養雞母蟲嗎?🥱”
隨著國內寵物市場越來越多元,近年來飼養甲蟲的玩家也越來越多,儼然已在台灣形成一股新風潮。如果你是甲蟲飼育新手且有上述困擾,那你千萬不要錯過這篇文章!
就算完全零經驗也沒關係,本文將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教導您飼養甲蟲的步驟和技巧,讓您快速上手,朝向甲蟲飼養達人邁進!

甲蟲是什麼?
甲蟲、甲蟲,到底什麼是甲蟲?
辨別其實很簡單~只要是身上披著像是硬殼一樣的昆蟲,那牠有很高的機率就是甲蟲的一種喔!
一般而言,甲蟲指的是生物分類學上的【鞘翅目昆蟲】(學名:Coleoptera)。

目前全世界的甲蟲,有高達40萬種之多,相當於世界上有1/4的動物都是甲蟲!是非常龐大的一種族群喔~所以你幾乎能在世界上各個角落觀察到這種生物的存在,你的同學也可能是甲蟲呢(開玩笑的)。

我們口中常說的甲蟲多半指的是【兜蟲】、【鍬形蟲】這類昆蟲。牠們擁有強壯的體型和霸氣的外觀,正是這種特殊的身體構造讓牠們深受甲蟲愛好者的喜愛。即使是從未飼養過甲蟲的人,也常常被牠們的外表所震撼!


甲蟲的生長階段
甲蟲的生長階段大致可以分為:【卵→幼蟲→蛹→成蟲】

•卵
甲蟲的生命之初,卵看起來圓圓白白的。一開始通常呈橢圓形,經過一段時間成熟後會慢慢膨脹變成圓形。

卵是甲蟲最脆弱的階段,稍不小心就可能弄破牠。而且卵通常不容易被發現,若有機會觀察到的話,那可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呢!
•幼蟲
卵孵化後就變成我們常聽到的【雞母蟲】,這其實是甲蟲幼蟲的通稱。這個名稱源自早期農村社會,因為雞母蟲是母雞最愛的食物之一。
甲蟲的幼蟲通常呈白色、肥胖的蠕蟲狀,擁有堅硬的頭殼和肥大的身體。


幼蟲大多生活在陰暗的土裡或木頭中,因此沒有眼睛。不過,牠們靠觸角和身上的細小絨毛來感知周圍環境。

•蛹
當幼蟲足夠成熟後,會逐漸變黃並減輕體重。
牠們會尋找一個舒適安全的地方,用糞便和唾液建造一個小房間—俗稱【蛹室】,並將自己包裹其中。
這個蛹室能保護牠們免受外界干擾,讓牠們在裡面順利成長。

蛹是甲蟲變化最劇烈的階段。
牠們從白白的雞母蟲蛻變成一個橘黃色、神似外星生物的樣子,這是成蟲前的最後一個型態。


如果你觸摸甲蟲的蛹,牠們會以扭動身體來反應,呈現出一個相當逗趣的畫面。
不過,這樣可能會消耗過多體力,影響牠們後續的成長。因此,還是用眼睛欣賞最好喔!
• 成蟲
當水星和金星連成…(喂)
當蛹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,牠們便會破蛹而出,變成一隻美麗的甲蟲!這就是甲蟲的最終型態,也是最受大家著迷的樣子。帥氣的外表以及威猛的軀幹,讓人充分感受到生命綻放的光彩!
剛破蛹而出的甲蟲翅鞘還是乳白色的,這時牠們尚未完全成熟。隨著翅膀顏色慢慢變深。
牠們會在蛹室裡待一段時間,等待體內器官完全成熟。我們稱這個階段為【蟄伏期】(蟄音同「直」或「池」)。

當蟄伏期結束後,甲蟲們就會挖破蛹室,奔向外面的世界,開始進食以及尋找伴侶,開啟新的一輪生命循環喔~

獨角仙、鍬形蟲傻傻分不清?
說到這裡,相信你對甲蟲已有初步認識了。接下來,讓我們來認識【兜蟲】和【鍬形蟲】的差異吧!
這兩種甲蟲雖然生活型態很相似,但在外觀和分類上有明顯不同。正是因為牠們獨特的外表,讓牠們成為市面上最受歡迎、最多人飼養的甲蟲品種。
• 兜蟲
兜蟲屬於金龜科中的【兜蟲亞科】,因此獨角仙與金龜子實際上是近親關係。

雄性兜蟲通常具有稱為【犄角】的特殊構造。
世界上最大的甲蟲【長戟大兜】、體重超過百克的【毛象大兜】,以及我們最熟悉的【獨角仙】,都屬於這個龐大的兜蟲家族。

犄角的主要功能是用來打架搶地盤,較大的犄角通常代表更強的體型優勢。

雌性兜蟲的體型比雄蟲小,外形較為圓潤。通常沒有犄角,但頭部尖端有小突起,這是用來挖掘土壤產卵的構造。

• 鍬形蟲
鍬形蟲是【鍬形蟲科】昆蟲的總稱。
雄性鍬形蟲通常擁有誇張且美觀的、類似角的夾子,我們稱之為**【大顎】**。

大顎並非用來咀嚼食物,而是用於對抗天敵、與同類打鬥,以及爭奪食物、地盤或異性。
鍬形蟲雖然體型不如兜蟲龐大,但擁有豐富多變的外型與色彩,難怪能成為熱門的甲蟲品種。

雌性個體的大顎較短,主要功能用於在腐木中挖掘洞穴以便產卵。

甲蟲怎麼養?
成蟲要吃什麼? 幼蟲吃什麼?😵
雞母蟲要怎麼照顧呢? 可以每天倒出來看嗎?
飼養盒要準備多大才夠呢?
恭喜你!認識完甲蟲之後,讓我們開始實際飼養牠們吧!
在開始飼養前,你可能會有許多疑問,這很正常!
我當初小時候飼養牠們時,也是經過不少嘗試才找到正確方法🤣
別擔心,飼養甲蟲其實一點都不困難。以下是為您準備的飼養重點整理:
• 成蟲飼養及照顧

容器
首先準備好適當大小的飼養容器,必須有透氣的蓋子以防甲蟲逃跑。建議選用甲蟲專用的透明塑膠飼養箱,這樣比較容易觀察牠們的狀況。
容器大小的長寬至少約為蟲體長寬的1.5-2倍。
主要是要讓甲蟲能在容器內自由轉身活動,避免因容器太小而磨損牠們的外殼。

將甲蟲放置在室內陰涼處,溫度以23-26度為佳,建議不要超過28度。
避免陽光直射或擺放在悶熱環境中,以免縮短牠們的壽命。
峰甲蟲推出了一系列專為甲蟲飼養設計的改良容器。這些飼養盒使用簡單、透氣且能防止雜蟲,適合飼養甲蟲、雞母蟲及各種昆蟲。容量選擇多樣化,讓您能依照甲蟲大小選擇合適的尺寸。


💡若無交配需求,公母蟲應分開飼養。
墊材
底部需鋪設墊材,讓甲蟲能夠抓握、攀附和躲藏。
水苔、椰塊、木塊、木片都是理想的選擇。
其中水苔因具有優良的保濕度和攀爬性,是最推薦的材料。也可以放入一些樹枝避免甲蟲翻覆。



食物
放入甲蟲專用果凍,並定期更換。
也可以餵食水果,例如香蕉、蘋果、鳳梨等,但應避免西瓜這類水分過多的水果。
甲蟲果凍是最方便的選擇,因為它是專門為甲蟲製作,添加了所需的營養素,而且具有良好的耐腐性,不容易因環境而變質。


如果果凍提早吃完,應立即補充;若超過一週都沒吃完,也應更換以保持最佳新鮮度。
果凍台能幫助甲蟲更方便進食果凍。不過要注意,木製果凍台長期使用後容易發霉和磨損。
峰甲蟲推出的第二代甲蟲果凍台突破傳統木製設計,不只強化抓握功能,更可拆解、水洗和堆疊。
放在甲蟲產房時能有效防止翻倒,簡約設計使用方便。另有兩用果凍台,也非常適合長時間使用。


保濕
定期在墊材上適量噴水以維持濕度,若發現墊材有異味或滋生雜蟲,請立即更換以確保甲蟲的健康。
濕度大約容器略有水氣即可,避免積水。

到此為止就大功告成了!甲蟲成蟲的飼養其實相當簡單,只要定期餵食就能順利養育。而且照護不需要太多心力,可說是忙碌的現代人最理想的懶人寵物。
• 幼蟲飼養及照顧
飼養幼蟲絕對是甲蟲養育過程中最精彩的體驗!從照顧小小的幼蟲開始,定期更換食材、記錄牠們的成長過程,一直到最後羽化成蟲的那一刻,都充滿驚喜。只要用心飼養,不僅能收穫一隻隻帥氣的甲蟲,更能體驗到無與倫比的成就感!

別擔心!幼蟲的照顧其實不會太困難,只要掌握正確方法就能輕鬆上手。以下是為您整理的甲蟲幼蟲飼養細節:
容器
為幼蟲選擇合適大小的容器,使其可以順利成長,通常來說越大的容器越有機會養出更大的個體。
您可以選擇購買專用昆蟲飼養容器,或是使用塑膠盒、玻璃罐,只要容器具有良好的通風性都可以。


食物
兜蟲必須使用【兜土】
鍬形蟲必須使用【發酵木屑】或【菌瓶】

請注意:這兩種材料不可互相替代,使用正確的材料才能確保幼蟲健康成長喔! 市面上有許多專門為幼蟲研發的飼養食材,只要選擇一種品質穩定且適合的,就能順利養育。


峰甲蟲【大蟲秘方】系列甲蟲耗材能幫助幼蟲順利成長。產品添加獨家特殊菌種與配方,使用最適合幼蟲的原料精心製作,不僅品質穩定且適口性佳,讓您安心養蟲,幼蟲也能開心成長。
飼養方法
準備一個透氣的容器並且先將耗材放入飼養容器中。
兜蟲的兜土【輕輕壓】或【不壓】,盛裝耗材量約為容器的8分~全滿。
部分兜蟲如:獨角仙、毛象大兜、姬兜…等,較為溫馴可以多隻幼蟲混養在一起。
但也是有少數例外像是:南洋大兜、長戟大兜…等,較為兇悍會互相攻擊,一定要分開飼養確保幼蟲安全。

鍬形蟲以【木屑】或是【菌瓶飼養】,木屑請務必壓緊壓實,盛裝耗材量約為容器的8分~全滿。
💡幾乎所有鍬形蟲幼蟲都具有攻擊性,會傷害同類,請務必分開飼養。


更換時機
定期更換幼蟲的飼養耗材,以確保牠們能持續攝取新鮮養分。
幼蟲在容器中活動時會四處爬行,同時會產生大量糞便。這些糞便通常呈扁橢圓或圓形,當發現容器中糞便比例過高時,就應該立即更換耗材。
食量較大的甲蟲(如獨角仙、姬兜、毛象等),建議每30-50天更換一次耗材,也可依實際進食狀況調整。
食量較小的甲蟲(如多數鍬形蟲、美西白兜、長戟大兜等),則建議每40-90天更換一次耗材。


後期照顧
當幼蟲足夠成熟,體色會慢慢轉為黃色。這時他們的食量會變小,活動力也會變低。
請不用擔心,這代表牠們快要化蛹了,應減少更換耗材的頻率且減少打擾。
💡若發現幼蟲身體很黃且出現大量皺褶,代表即將進入化蛹階段。



一起成為甲蟲達人吧!
恭喜你!你已經成為合格的甲蟲飼養家了!🎉離甲蟲達人越來越近囉!٩꒰ᐛ ( ᐖ ꒱۶🎉
在這個匆忙的時代,能靜下心來照顧昆蟲實屬不易。讓這些小小寵物為平凡的生活增添一點樂趣,豐富你的每一天。如果你想購買甲蟲、用品,或是愛蟲有任何疑難雜症,歡迎加入【峰甲蟲 CrazyBeetles】社群,由阿峰老闆為您解答。

我們要開店啦!實體店面籌備中,預計2025年盛大開幕,敬請各位喜愛昆蟲的朋友靜候佳音。
聯絡我們
0909930065